2020年度国际商务专硕年度报告

创建时间:  2021年01月28日 13:50  王晓磊   浏览次数:   返回




威斯尼斯人5158cc

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年度报告

2020




名称:国际商务


代码:0254









一、 总体概况

1. 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和团队建设情况

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点是在2010年由威斯尼斯人5158cc为主申请获得批准的,是全国高校首批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点之一。本学位点从20119月起招收第一届员工。九年来,在国际商务全国教指委和上海市教委的关心指导下,在学校领导和研究生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专职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共同努力下,威斯尼斯人5158cc国际商务专业硕士项目取得了长足发展。从一开始,本学位点就制定了科学的高标准培养方案。通过严格按照方案培养员工,注重员工的专业理论学习,聘请校外专家开设讲座和联合指导员工,设立了专门的数据库和实践基地。同时,为员工提供了大量的专业实践机会,强调专业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开创了一条具有专业硕士教育特色的培养道路。

在团队建设上,本专业在“立德树人、宽基厚本、扎根实践、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坚持“厚基础、多选择、重创新、国际性”的培养模式,培养能够适应复杂国际商务环境,洞察国际商务前沿动态,通晓国际商务理论、国际经贸法规和惯例,具备完善的国际商务知识,熟练掌握国际商务实践技能,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胜任政府部门、国家机关和涉外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商务运营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商务专门人才。本专业根据本学科教指委要求,开设: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政策与实务、国际商务管理、国际贸易规则与运用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同时,学院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库、国际商务实践基地等条件,开展模拟教学,为员工提供模拟实践的机会,让课程教学上所学知识和工具在实际案例分析中得到应用。这些课程既具有理论深度,又与经济实践紧密结合,体现了培养计划上规定的学位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在国际贸易与跨国投资、国际贸易与国际营销、国际商务运作等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服务贸易研究与决策咨询方面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已成为商务部、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科委、商务委、工商联、民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重要的咨询基地。

2. 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以及基本状况

威斯尼斯人5158cc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以招考方式报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部分,复试包括资格审核、材料审核以及综合考核(复试)等,复试(笔试加面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内容包括对考生学术水平的考查、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学术水平考查主要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等,并进行外国语能力测试。为保证生源质量,我们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如加大宣传、增加学科补助力度、参加学术会议资助、名校老师推荐等。

2011年开始招生以来,考生生源质量和结构不断优化。2020-2021学年(20级),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报考人数127人,全日制实际录取人数41人,报录比为3.1:1,其中24%的生源来自于全国财经类排名前10的高校,46.3%的生源来自于本科推免生,生源质量逐年提升。

在就业情况上,截止到2020年末已有八届毕业生,本学年国际商务专业授予学位总人数29人,实现了100%就业,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本专业一次就业率99.3%,其中65%以上的员工进入央企、国企、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以及银行、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等核心岗位工作,三年后职位升迁率约78%,真正做到将“经世济民”融入毕业生职业选择。据麦可思的培养质量报告:本专业工作与专业相关度高、职业吻合度高;毕业生的现状满意度为75%,比全国211院校同届毕业生现状满意度高8%

3. 研究生导师状况

在团队引育上,充分利用上海作为国际都市的优势,多措并举,打造一流教学团队,设立特聘岗位加大人才引进,优化团队结构,注重教师培养,激活存量。本专业导师团队50岁以下教师博士拥有率100%,高级职称占比76%,硕士生导师占比100%。现有宝钢优秀教师奖6人、上海市育才奖2人,王宽诚奖奖1人,曙光学者1人等。

另外本专业也注重聘请商界、政界和学术界有威望和有资历的人士担任校外导师,双导师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员工的学业、实践等环节的质量。本专业将行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公司产品计划,建立员工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培育专业技能人才。在平台建设上,目前本学位点有几十家余家实习基地,其中与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合作的项目,已建成国家级产学研实践基地,实施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深度合作模式,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接触社会,掌握应用型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 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三全育人”理念,以党建为引领,以课程思政和社会实践为重点,以队伍建设为保障,紧密联系国际商务专业学位培养特点,鼓励导师发挥专业特长,讲好中国故事。注重坚持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五位一体”“三全育人”的理念,实现了课程思政成体系、社会实践有亮点、意识形态牢筑防、基层党建组织见实效、思政队伍显活力的工作成效。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2019-2020学学年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学院,由本专业导师为主体的“经国济民”课程教学团队入选领航教学团队,15门课程入选领航课程2020年,多位本专业导师参与讲授大国方略经国济民系列课,在全国首创课程思政新模式并成为经典,其中,大国方略系列课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创新中国”课程获批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出版《大国崛起的新政治经济学》一书,受到《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获得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著作类一等奖。

其次,进一步牢固意识形态阵地。研究生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有序运行;形成了包括有声党章等的有声宣传品牌栏目;2020年开展的研究生战役脱贫征文征集到100多篇论文,获得主流媒体关注,员工自创制作抗疫歌曲获得广泛好评。

再次,注重基层党建效能提升。研究生党建与支部书记能力与素养不断提高,多次获得公司党建好项目立项和十佳研究生党支部称号;党员发展管理规范有序,每年发展党员15名左右,多名党员被评为校优秀员工党员,1名获得优秀标兵称号;形成了研究生党员油站、骨干下茶等党建品牌。

最后,夯实思政队伍,发挥最大效能。思政队伍人员齐备,队伍稳定,并已形成老中青、专业结构多元的队伍结构;本专业项目内多名辅导员获得职业咨询师、心里咨询师等专业证书,队伍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


三、 公司产品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1. 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构建了“3+7+6”的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其中,“3”为《新时代中国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概论》《学术交流英语》等公共课;“7”为《经济学分析与应用》《国际商务管理》《国际贸易政策与实务》《国际商法》《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谈判》等专业基础课;“6”6门专业选修课,包括《汇率与国际结算》《国际贸易规则与运用》《国际贸易中的物流管理》《科技创新管理》《国际商务环境专题讲座》等传统国际商务研究方向课程。

同时,在课程建设中注重“内外兼修、资源整合”,专业课程学习至少取得 48 个学分,其中公共课 6 学分,专业基础课(含 2 门学位课和 5 门必修课) 22 个学分,实践课程 5 学分,创新创业课程 4 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 12 学分,其中,学术规范与写作必选。专题讲座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模式,把课堂开到实务部门,把专家请进学校课堂。

2. 导师选拔培训、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本专业自建之初即注重导师队伍的构建和培养,新任导师需在本学年前提出国际商务专硕导师申请,由经济学科学位分委员会依据《威斯尼斯人5158cc国际商务专硕指导教团队格与上岗规定》审议批准。校外导师按照《威斯尼斯人5158cc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工作办法》遴选。每年举办国际商务硕士导师岗前培训。

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积极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打造一流国际商务专硕项目提供思想保障。

首先,建立四动四不动机制,强化师德师风责任落实:探索建立了师德师风四动四不动”机制即价值推动、工作联动、师生互动、形式生动和宗旨信念一动不动、核心价值一动不动、责任使命一动不动、底线意识一动不动;积极发挥党委和基层教工支部作用,党委会专题研究、统筹谋划,把支部建在最活跃细胞上,支部书记全面实行双带头人,核心研究团队成立临时党支部,把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积极发挥教师思想品德考察小组作用,促进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学科研等工作融合。

其次,抓牢政治理论学习,强化教师立德树人理念:坚持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年初有计划、每月有提示、年末有总结;针对实际需要,开展师德专题教育,解读政策文件,引导教师知准则、守底线,落实立德树人责任;学科带头人牵头推动教授全面进课堂,落实全程导师制,推动教师参与员工导师、课程思政工作。

再次,严格制度规范,强化师德师风管理:由党委书记牵头对本专业项目开展师德师风考核评价研究,在教师聘用、考核、晋升和推优评奖工作中强化师德考核;建立重点人物谈话制度,坚持做到“海外引进人才必谈、出国回国必谈”;制定师德风险防范工作预案,严格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严把教师入口关、师德关和政治关。

最后,弘扬优秀典型,强化言传身教作用:由院领导和专业负责人每年带领专业内员工共同走访学院离休老领导,回顾艰苦奋斗历程,弘扬经济学家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通过员工深度访谈调研,推选一批“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优秀个人,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型互联网媒体的“经师心语”“新生辅导员说”“菁苑人”等栏目广泛宣传优秀教师光荣事迹和优秀党员教师典型,将育人理念深入人心。

3. 学术交流和实践训练

本专业本着“宽基厚本、扎根实践”的培养理念,在公司产品中开展多样化的学术训练,丰富学术活动形式,针对本专业员工先后开设了“教授讲坛”“威斯尼斯人5158ccworkshop”、员工学术年会等一批品牌栏目和活动,学术实践氛围浓厚。同时员工也在各类学术和实践竞赛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斩获莫斯科大学创新论坛征文一等奖、挑战杯上海市赛特等奖、挑战杯上海市创业大赛金奖、知行杯上海市赛一等奖、美国老员工数模竞赛一等奖、全国电子商务大赛二等奖等多项重要奖项。

在实践训练方面,与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壹众管理有限公司、漕河泾科技创业中心、上海股权托管中心、上海科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上海诺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国信证券上海北京东路证券营业部、厦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嘉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浦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宝山支行等本专业实践基地对接实习,在实践内容上涵盖多个银行、科技公司以及商务管理等行业或业务。同时与实践基地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各实践基地安排专职教师带队负责协调各项实践活动。基地的校外导师负责协调具体的实习岗位和聘请指导老师,对实习生视同基地员工考核。实践方式与内容安排上,在员工入基地前,公布实习基地的岗位、实践内容和考核标准,员工自愿报名、学院统筹分配。为便于员工深刻理解银行、证券等行业的业务本质,员工在特定岗位的实践时间一个月后可申请更换岗位或实践基地。在实践管理与考核上,员工的专业实践时间不得低于6个月,学分不低于5学分,(占总学分的10%)。在基地实践的员工每月提交实践考评报告,由岗位指导老师、校外导师和基地负责人签字。非基地实践的员工每周提交由校内外导师签字的考评报告。所有员工在专业实践结束后,提交不少于5000字的实践总结报告,由学院组织专家评定成绩。专业实践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

4. 研究生奖助情况

2020年本专业员工在国际、国内各级学科和实践类竞赛获得各级奖项63项,其中包括国家级奖项12项,省部级奖项18项,部分奖项的获奖名单见表1

1:国际商务专硕员工获奖名单(部分)

员工姓名

获奖名称

获奖时间

获奖等级

刘彦彬

十二届挑战杯中国老员工创业计划竞赛铜奖

2020

国家级

王治宜

“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2020

国家级

王睛晴

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2020

国家级

朱海丹

“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2020

国家级

欧阳珂

全国老员工英语竞赛(NECCSA类二等奖

2020

国家级

宋逸菲

全国老员工英语竞赛(NECCSA类二等奖

2020

国家级

吴欣洋

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2020

国家级

赵品

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

2020

国家级

王钰茹

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2020

国家级

吴卓琳

正大杯第十届全国老员工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三等奖

2020

国家级

华鹏

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

2020

国家级

杨婧宇

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

2020

国家级

刘彦彬

第十二届挑战杯上海市老员工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2020

省部级

杨博宇

第十二届挑战杯上海市老员工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2020

省部级

邹伟勇

上海市“商务大数据分析与统计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三等奖

2020

省部级

李思乐

2020年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老员工创业计划竞赛 上海市金奖

2020

省部级

四、 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1.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上注重规范性和可行性。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的制定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公司产品的根本任务的前提下,以国际商务教指委相关规定为依据,以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为导向,并结合自身特色定位而制定的。培养方案在每年招生前由学院国际商务专硕委员会修订、并需经由院、校两级单位批准。

在对培养目标支撑度上,构建五大机制支持培养目标:

1)课程体系动态调整机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每年根据新形势下的国际商务业态需求,由国际商务硕士专家委员会来评估和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2)课程质量评估机制。课程设立采取招标制,由专家委员评标。聘请第三方单位进行课程质量问卷调查、综合评价,对满意度较高的任课教师予以奖励,对于问题课程进行调整。

3)导师遴选机制。新任校内外导师需由学位分委员会和国际商务硕士专家委员会遴选审议批准,现有导团队格需每年审定,定期举办导师岗前培训。

4)专业实践。结合校内外导师现有资源和依托实践基地统一组织和选派员工进行专业实践。实施过程管理,制定实施细则指导实践各环节的质量考核。毕业论文管理。建立国际商务硕士开题论证、中期考核,预答辩、外审、答辩各个环节的质量考核标准。实行责任到人、奖惩到位的机制。

在人才培养中,也注重员工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教育。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秉承“自强不息、经世济民”的院训,将员工职业道德和伦理教育贯穿于各项公司产品工作之中,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教育等活动,培养员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守正笃实、审慎稳健、廉洁自律、客观公正、服务社会的国际商务职业道德。

2. 教师队伍建设与科学研究

在本专业团队队伍的建设上采取多措并举,着力打造一流教学团队设立特聘岗位加大人才引进,开展柔性引进,优化团队结构,近年来先后引进了多名优秀人才加入本专业导师团队(详见表2)。注重教师培养,激活存量,通过多路径培育,激发教师教学潜能建立知名教授、学科带头人与中青年人才带教机制。完善助教听课、教学沙龙等制度,实现精准对接实际帮扶。在考核晋升中向人才培养倾斜。同时,通过多方位发力,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以课程组为“一体”,以核心课程团队、教学创新团队为“两翼”,打造以“一体两翼”为核心,以核心基础课程建设为引领,以“一流三化”为支撑的基层教学组织,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2:代表团队引进情况

姓名

学历

毕业学校

研究方向

备注

赫赫

博士

南澳大利亚大学

国际商务运作

上海市级人才

徐晓书

博士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国际贸易与跨国投资


廖浩岚

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

国际贸易与国际营销


司春晓

博士

复旦大学

国际贸易与跨国投资


  

博士

北京大学

国际商务运作


张文文

博士

奥克兰大学

国际商务运作


3. 国际合作交流

本专业点依托学院广泛开展院际、专业间、导师间的国际合作交流,目前已与50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2021年本专业点有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18名在读学历职工。以本专业点为基础开设的全英文课程,在2020年共有23名在读外国学历职工参加。同时,本专业与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逐步开展了“1+1”硕士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境外办学合作单位包括有阿根廷亚丁商学院、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法国勃艮第学院、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公共行政经济管理学院、西班牙ESIC商学院、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罗马尼亚国立政治研究和公共行政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东方国立学院汉学系、哈萨克斯坦苏莱曼德米雷尔大学、瑞典西部大学、阿根廷罗萨里奥大学等高校。

另外,在疫情期间仍然使用各种形式开展国际间合作交流。学位点先后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意大利米兰大学、德国不来梅大学、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等院校开展多场跨层次学术交流。同时,专业内2名员工参与Erasmus项目分别赴罗马尼亚学习和瑞典西部大学学习。


五、 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本专业点注重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通过依托管理体系,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完善“校---专业四级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学环节全覆盖。建立健全以院领导为核心,以系主任、优秀教师、教务管理人员为辅助的教学督导评估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充分利用并完善经济系现行教学研讨、教研室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等制度,关注员工体验,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完善课程档案质量标准,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了课程档案质量标准,对课程教学过程可进行跟踪和追溯,以学期为单位制订课程档案反馈机制,包括课程大纲、成绩、考试、作业等;建立了“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质量监控体系,每学期以院教学督导组、课程组长、外请专家听课,员工焦点小组访谈报告,员工全样本课程质量调查,课程作业试卷抽查等方式形成日常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

另外,本专业为进一步推进学位论文的质量,结合自身情况形成了系统的培养过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对论文选题、中期考核、预答辩后、盲审前、答辩前、答辩后等多个关键环节进行质量把控。

在论文的选题中重视将高水平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引导员工以国际商务理论和实务研究为主要内容,形成了以国际商务理论研究、国际商务案例分析、国际商务实践与应用解决方案、基于实际问题分析的政策建议报告等多种论文形式。近五年内,有超过68%的员工学位论文选题来自于导师立项课题,其中有超过25%的选题来自于创新团队的在研课题。

为了进一步提升本专业学位论文质量,采用了包括多轮开题与预答辩,答辩中导师回避制度等措施。同时挑选校内外专家组建国际商务专业论文质量评估委员会。在开题、中期考核以及预答辩后对相关报告或论文进行随机抽检。在2020年举行的论文抽检中,本专业学位论文合格率96.7%优秀论文占比6.06%72.3%的论文在盲审中得分 75 分以上。


六、 改进措施

1. 主体思路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顺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国际商务人才的最新需求,遵循新文科建设思路驱动专业综合改革,实施培养模式、团队队伍、课程体系、协同育人、质量保障等措施推动内涵式发展,探索跨学科、跨学校、校企协同新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主要举措

1)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需求变化,适时调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提高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建立跨专业联合培养模式。

2)加强团队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育人能力

以学科发展为指导,以建设高质量教学团队为目标,加大内培外引力度,平衡团队配置。同时,加强教师科研教学能力转换,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构建一流团队队伍。

3)推动课程体系改革,重塑公司产品形态

积极鼓励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增加教学投入,进一步推动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围绕CFAFRM考察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同时集合自身特色,推动教学与新技术融合,探索向其他专业课程横向拓展,同时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注重科研反哺教学,打造高阶课程。

4)完善课内外联动机制,提升产学研融合质量

加强支撑平台建设,夯实协同育人机制。持续推进与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等现有签约单位深度合作,务实现有国际商务实践基地,深化校企课程合作共建,引入企业最新的实践经验和总结,每年支持不低于20次的专业现场调研活动,为员工搭建及时接触和了解最新的国商商务活动的变化与发展趋势的实践平台。

5)构建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全方位提升员工体验

增强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质量意识,持续健全“内部+外部评价体系,每学年对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进行校内外同行评议,邀请校外导师、行业导师听课评课,并基于员工评课评教,跟踪课程教学质量,动态调整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上一条:2020年度应用经济学年度报告

下一条:2020年度理论经济学年度报告

版权所有 威斯尼斯人5158cc(中国)官方平台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联系我们